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財經頻道  >  財經315
搜 索
貴州三都:非遺技藝助力搬遷群眾奔小康
2021-11-03 09:23:55 來源: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1月2日拍攝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無人機照片)。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於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安置了來自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0戶5832人。為使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奔小康,近年來,中和鎮在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的同時,依托水族非遺『馬尾繡』,采取『合作社+技能培訓+手工藝人』的模式,把社區移民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傳統手工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收入。

  目前,雪花湖移民社區發展了桃花、水仙、天龍等9家馬尾繡手工藝作坊,輻射帶動500餘名搬遷婦女從事馬尾繡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業務。2020年,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67元。

  新華社記者楊楹攝

  

  11月2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一家馬尾繡手工坊,水族手工藝人在挑選馬尾毛。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於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安置了來自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0戶5832人。為使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奔小康,近年來,中和鎮在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的同時,依托水族非遺『馬尾繡』,采取『合作社+技能培訓+手工藝人』的模式,把社區移民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傳統手工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收入。

  目前,雪花湖移民社區發展了桃花、水仙、天龍等9家馬尾繡手工藝作坊,輻射帶動500餘名搬遷婦女從事馬尾繡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業務。2020年,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67元。

  新華社記者楊楹攝

  

  11月2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一家馬尾繡手工坊,水族手工藝人在制作馬尾繡。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於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安置了來自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0戶5832人。為使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奔小康,近年來,中和鎮在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的同時,依托水族非遺『馬尾繡』,采取『合作社+技能培訓+手工藝人』的模式,把社區移民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傳統手工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收入。

  目前,雪花湖移民社區發展了桃花、水仙、天龍等9家馬尾繡手工藝作坊,輻射帶動500餘名搬遷婦女從事馬尾繡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業務。2020年,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67元。

  新華社記者楊楹攝

  

  11月2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扶貧車間,搬遷群眾在刺繡車間忙碌。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於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安置了來自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0戶5832人。為使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奔小康,近年來,中和鎮在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的同時,依托水族非遺『馬尾繡』,采取『合作社+技能培訓+手工藝人』的模式,把社區移民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傳統手工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收入。

  目前,雪花湖移民社區發展了桃花、水仙、天龍等9家馬尾繡手工藝作坊,輻射帶動500餘名搬遷婦女從事馬尾繡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業務。2020年,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67元。

  新華社記者楊楹攝

  

  11月2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一家馬尾繡手工坊,水族手工藝人在搓馬尾線。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於201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安置了來自全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90戶5832人。為使搬遷群眾搬得出、能致富、奔小康,近年來,中和鎮在鼓勵剩餘勞力外出務工的同時,依托水族非遺『馬尾繡』,采取『合作社+技能培訓+手工藝人』的模式,把社區移民婦女培養成『繡娘』,帶動群眾通過傳統手工刺繡發展『指尖經濟』,增加收入。

  目前,雪花湖移民社區發展了桃花、水仙、天龍等9家馬尾繡手工藝作坊,輻射帶動500餘名搬遷婦女從事馬尾繡工藝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業務。2020年,中和鎮雪花湖移民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67元。

  新華社記者楊楹攝

責任編輯:高宏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