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財經頻道  >  觀察者說
搜 索
中國加快探索『綠色取暖』緩解煤炭依賴
2021-11-02 09:23: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電(記者強勇、張玥、王松、李雙溪、馬姝瑞)『過去,一到冬天,大煙囪天天排煙。現在,我們小區四五年看不到這種情況了。』在已進入取暖期的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哈爾濱市市民李士福說,原因在於自己居住的小區改用了污水供暖,替代了傳統鍋爐取暖方式。

  污水供暖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然而這項技術在中國許多地區已得到應用和推廣。

  『我們從城市排污截留乾渠內的污水提取熱能。』哈爾濱工大金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金峰說,污水供暖不是把污水引到居民家,而是對污水熱能提取利用,不用擔心暖氣片裡有異味。

  作為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哈爾濱工大金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深耕清潔能源領域,多項技術入選中國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目前,這家企業為中國數十個城市的8000餘萬平方米建築提供了污水供暖;相比使用煤炭,每年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超過470萬噸。

  中國的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取暖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但主要依靠煤炭『驅動』的取暖系統不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導致的霧霾天氣更一度成為威脅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

  近年來,中國加快探索冬季清潔能源取暖,進一步降低煤炭依賴和對大氣的不良影響。中國政府在其今年的工作報告中就明確:『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為落實這一目標,中國各地不斷推動『綠色取暖』落地生根。河南省提出,11月15日前,全省新增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清潔取暖能力5400萬平方米。山東的目標是2021年全省城市(縣城)新增清潔取暖5634.87萬平方米,農村新增清潔取暖200.17萬戶。

  同時,在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清潔供暖產業快速發展。中國建築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清潔供熱相關企業8200家,總產值達90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19萬人。

  走進吉林省白城市,截至今年7月,新能源發電已佔全市總發電量60%以上。當地市民劉彥平回憶,以前,這裡小鍋爐林立,一到取暖期,空氣裡就有股煤煙味。

  白城市通業集團投資310萬元建設了蓄熱式電鍋爐。集團副總經理郭長春說,這種電鍋爐使用谷電蓄熱,從晚上9點加熱到第二天早上7點,使爐內溫度達到500攝氏度,白天給整個集團供暖。

  『這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郭長春計算,集團采用蓄熱式電鍋爐後,每年電費支出節省30萬元,建成當年政府一次性獎補110萬元,使用7年就能收回成本。

  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也因地制宜,在地熱能、水源熱泵、工業餘熱供暖方面進行了不少實踐。

  安徽省淮北市是重要的煤炭基地,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加快節能降耗,地源熱泵成為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冬季,把地源介質中的熱『吸取』出來,提高循環介質溫度後供暖;夏季,把室內熱量『吸取』出來,釋放到地源介質中儲存。

  日前,淮北市中湖明月住宅小區進行了電能替代地源熱泵調試。11月15日開啟後,整個小區冬季取暖乃至明年夏季供冷,將全部由地源熱泵負責。電力部門測算,僅這一小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17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05噸,減少煙塵排放127噸。

  (責編:王震、陳鍵)

責任編輯:高宏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