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匯的時間節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黨將以怎樣的發展理念創新和格局調整、改革突破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從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到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討論;從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部署經濟工作,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幾個月來一再提及的全新命題,也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審時度勢給出的堅定答案,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形勢發展變化的科學洞察和全面把握,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
取於勢,明於變。把握自身命運,回應世界難題,中國確定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這是我們主動推進的中長期經濟格局再定位,因時應勢達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改革發展路線圖,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但是,也有一些人有意無意地作出割裂和片面的理解,將其誤讀為『經濟內部循環』『經濟內卷化』『關起門來自給自足』。從中可見,『新發展格局』雖然已成為關鍵詞,但對其精髓要義仍需深入一步加以認識、統一思想,這樣纔能在實踐中把握好、落實好,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迎接更加光明的未來。
一中國經濟打贏『持久戰』的關鍵抉擇
洞察於『舊』,纔能了然於『新』。理解『新發展格局』,首先要對傳統的市場資源『兩頭在外』參與國際大循環的方式作出研判。
過去,我們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互補性較強,形成了原料進口、國內加工生產、產品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模式,迅速組織起現代化商品生產,不僅有效提昇了國內的生產效率、技術水平、管理理念、勞動者收入,而且大量『中國制造』的出口使得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緊密聯系,構建了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培育了繁榮開放的全球大市場。『兩頭在外』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必須充分肯定。
於今,『兩頭在外』也遇上了一些難以化解的問題。先從內部環境看,當初不少國內企業的『第一桶金』來自於『兩頭在外』模式,但推進之中漸漸發現,在價值鏈『微笑曲線』上,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多數制造業企業只是別人的『組裝車間』和『加工基地』,拿著中間微薄加工費,付出巨大能源消耗和環境成本,而豐厚的利潤都被兩端的研發和銷售拿走了,這種方式顯然越來越難以為繼。再從外部環境看,近幾年一些國家掀起的逆全球化潮流下,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因素明顯增多,尤其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跨國貿易投資大幅萎縮。可以預計,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盛行,很有可能使『兩頭在外』變成『兩頭夾擊』,衝擊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和安全,進而對經濟發展自主權造成嚴重威脅。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勞動力仍然豐富,且人纔優勢凸顯,同時資金供給相對充裕、科技創新有了長足進步、中等收入階層壯大、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立足當前的比較優勢,趨利避害把握主動,調整格局勢在必行。
理解『新發展格局』,更要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進行原文原意、原汁原味的完整解讀。
一是明確主體。經濟循環覆蓋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流通和分配是中間連接的『橋梁』。明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要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的市場,既是擁有全球最大人口規模、最大中等收入階層規模的市場,也是多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形成的全國統一市場,具有無可比擬的潛力和廣闊的成長空間。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無窮動力。
二是把握整體。中國經濟無論成長到什麼階段,都要在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和搏擊。『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意味著我們首先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以國內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進而在發揮國內市場優勢的基礎上,繼續推動與各國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是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負責任之舉,體現了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彰顯了中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智慧和擔當。
三是理念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是塑造新發展格局的先導。
五大理念把改革發展著力點厘清了,把發展重大問題梳理出來了,能否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是衡量新發展格局的標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發展格局,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深厚根基、開闢寬闊道路。為此,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必須持之以恆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只有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位,纔能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推進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新發展理念與新發展格局辯證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四是主動推進。新發展格局,從今年5月提出『逐步形成』,到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經濟工作時提出『加快形成』,一詞之易,不僅體現了緊迫性,也體現了主動性。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的深度、廣度前所未有,整個人類社會都在應對、進行著長期防控的准備,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做出相應戰略調整,打造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經濟社會秩序。中國是疫情防控得力的優等生,經濟復蘇速度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面對遠未結束的疫情和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諸如防范疫情輸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斷風險、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等,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疊加中美經貿摩擦和全球化逆流等因素,應對中長期風險挑戰的任務更顯艱巨。對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把握外部環境的『變』與國內經濟基本盤保持穩定的『不變』,擘畫了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藍圖。不管外面刮風下雨,唯有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立足自身、深遠謀劃、主動調整,纔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由此可見,新發展格局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等於只要國內大循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封閉運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因為兩者包含著相互滲透的供給側和需求側,包含著深度耦合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各有側重、缺一不可。
至於對『新發展格局』的關注和討論,我們贊同嚴謹的學術態度,贊同深入的調查研究,絕不贊同玩概念、炒說法、盲目對比的做法。至於那些『經濟內部循環』『經濟內卷化』『關起門來自給自足』的觀點,不過是理解不當的猜測和有失偏頗的臆想。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個國家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仍是長期趨勢,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二向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要動力
打造新發展格局,無疑是更強調『練好內功』,把更多更大的壓力給到了自己。但是,身處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益增多的世界,中國有必要承接這樣的壓力,也有足夠的條件稀釋這樣的壓力。
因為,我們有基礎有底氣——
今天的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纔……雖然傳統低成本優勢有所削弱,但新的發展優勢在加速崛起,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提供支橕。
不僅如此,35.8萬億元的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位;13.19億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佔全球網民總數的32.17%;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明顯加快,基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今天的中國勢頭迅猛,是打造新發展格局的信心所在、定力所在。
因為,我們有機遇有辦法——
今天的世界,雖然經濟全球化遭遇乾擾,但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謀求自身發展,攜手應對挑戰。疫情之下,巴斯夫、寶馬、大眾集團等眾多企業持續擴大在華投資,中國商務部調查顯示99.1%的外資企業願意繼續在華投資經營……這些進一步印證,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依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們完全有能力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用好基礎、鼓足底氣、抓住機遇、落地辦法,都需要有效的抓手。被習近平總書記看作『重要法寶』『關鍵一招』的改革開放,就是這個有效的抓手。
得益於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走到了今天的高度。當下,打造新發展格局,依然需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破局,以更深層次的改革為主攻方向,以更高水平的開放為強大支橕,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就要抓住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
我國有著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但高質量商品和服務供給不足、不少環節還存在體制機制上的堵點,這是事實。著眼於此,一系列改革便可以鋪展開來——
圍繞『鞏固、增強、提昇、暢通』八字方針,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讓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等要素能夠更加自由通暢地流動,讓市場決定價格、價格反映需求,讓競爭者能夠公平競爭,讓市場能夠優勝劣汰。
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形成長期穩定發展預期,千方百計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發企業家精神。
切實暢通產業循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相關短板,提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暢通市場循環,搶抓擴大內需和消費昇級機遇,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推動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加快釋放新型消費潛力;暢通經濟社會循環,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著力點,再接再厲做好『六穩』『六保』,守住『保』的底線、築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推動我國經濟風雨無阻向前進。
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就要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既發展自己又造福世界。所以,疫情之下,外商投資法落地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爐、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繼續『瘦身』、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官宣時間……我們在修煉『內功』的同時,並沒有放慢開放的步伐。展望未來,加強科技領域國際合作、打造世界級經濟平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快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等談判,中國願與世界共享巨大的市場機遇。
越是困難挑戰前所未有,越要堅定不移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這是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實際上也是在力爭把大家的事辦好。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循環,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兩個循環暢通互動,經濟運行纔能『氣血充盈』;通過繁榮國內經濟帶動世界經濟復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人類命運共同體纔能深入推進。
三 激揚起那麼一股子斗爭精神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纔能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的一系列『仍然』,深刻描繪出局勢的繁復龐雜。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事關戰略全局,時間異常緊迫,注定也是一場偉大斗爭。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從來沒有什麼輕而易舉,也沒有什麼理所當然。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是在不斷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的;中國經濟一路走來,是在不斷克服困難、應對挑戰中不斷壯大的。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必然會在這樣那樣的坎坷曲折中接受歷史的考驗。
因此,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無論應對什麼樣的『卡脖子』企圖和威脅,關鍵還是要認定『國運由我不由人』,激揚起那麼一股子斗爭精神,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要在打造新發展格局中謀求勝利,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啃下難啃的硬骨頭、攻克『婁山關』『臘子口』,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不解放,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准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積極主動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打通堵點、暢通循環。
自覺行動必須跟上。行動不自覺,就可能變防范風險的先手為貽誤時機的後手,變應對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為停在紙面、束之高閣的虛招。因此,一定要有衝破羈絆的闖勁和乾勁,增強『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決不能搞空談、踩虛腳、放啞炮。
要在打造新發展格局中謀求勝利,秉持歷史的耐心、葆有久久為功的韌勁、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方能破浪前行砥礪前進。
我們遭遇的是一場『持久戰』,打造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持久戰』的中長期之策。既然是中長期之策,就必然是系統工程,從提出到落地、見效,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面向未來,挑戰不小,但空間很大,希望也很大。需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需要沈心靜氣、不浮不躁、不慕虛榮,保持爬坡過坎的壓力感、奮勇向前的使命感、乾事創業的責任感,發揚釘釘子精神,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進取。
我們即將迎來『十四五』時期。新的5年,前景光明燦爛,征程充滿挑戰,任務相當艱巨。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大變動中更好地與世界合作、更好地發展自己,都需要我們堅持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科學謀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治國理政全局,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意識和問題意識謀劃未來,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抓住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鍵。如今,創造性提出並著力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無疑是這一大棋局中的又一個關鍵布局,既有利於激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又將為各國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新動力。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可利用的機遇依然存在,對中國有利的條件依然存在。只要按照自己的戰略節奏,堅持走自己的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我們終將再次證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無法阻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鍾經文)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香坊區79個垃圾分類投放站昇級 有供暖系統2021/11/01
- 《長津湖》票房超《李煥英》 暫列中國影史榜第二2021/10/31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
- 氣溫過山車!11月先迎『大回暖』再迎『大降溫』!
- 正視銀發族沈迷網絡問題 讓老年人數字生活更健康
- 極端天氣多發,今年秋糧收成咋樣?權威解答
- 俄男子為照顧染疫祖母,假扮醫生潛入醫院
- 未通過紐約司法考試,小室圭:2022年再戰!
- 埃爾多安出席剪彩儀式,再被小孩『截胡』!
- 巴西警方與犯罪集團發生交火 25名嫌疑人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