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財經頻道  >  國際
搜 索
外匯局 我國外債結構持續優化
2020-06-28 09:3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本報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葛孟超)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為20946億美元,較去年末增長373億美元,增幅為1.8%。主要由銀行貨幣與存款餘額增長推動,體現為非居民機構存款和同業存放餘額的增加。

  從幣種和期限結構看,3月末,本幣外債餘額為7869億美元,佔比38%;中長期外債餘額為8787億美元,佔比42%,分別較去年末上昇3個和1個百分點,外債結構持續優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說,近年來外債規模平穩增長,符合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持續擴大開放的進程。隨著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推進,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認可度進一步提昇。

  王春英說,預計未來外債仍將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疫情防控期間,人民銀行、外匯局出臺多項跨境融資便利化措施,進一步擴大企業借用外債空間,便利企業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是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企業借債空間從原來淨資產的2倍提高至2.5倍;二是擴大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試點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並擴大一次性外債登記試點范圍;三是建立外匯政策綠色通道,企業可在線上申請外債登記。數據顯示,便利化措施未引發外債規模大幅上昇,外債風險總體可控。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預計未來外債仍將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

  當前,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依然堅實,有利於外債繼續平穩運行。下一步,外匯局將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穩步推動金融市場開放,在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同時有效防范跨境融資風險,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高宏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