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綜合北京青年報、千龍網、新華網、光明網消息 2018年,銀行業最驚心動魄的事,也許就是頻頻收到監管部門發來的行政處罰書,少至幾萬元,多則好幾億。罰單無論大小,都會給銀行機構和從業人員帶來深重的影響,很多人從此不能呆在銀行圈,還有的因背負大案而身陷囹圄。
2018年以來,銀監系統在官網上公布的罰單數量持續增長,處罰力度明顯上昇。北京青年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統計,截至今年1月31日,銀保監系統已公布2018款罰單4188張((作出處罰的日期屬於2018年),罰沒金額累計超20億元。其中銀保監會機關罰單20張(包括銀監會與保監會合並後的14張銀行罰單),罰沒3.5億元;各地銀監局罰單1072張,罰沒超10億元;各地銀監分局3096張。2018年共有232個工作日,銀保監系統平均每個工作日要開18張罰單。
信貸業務違規所受處罰的數量最多
從罰單披露的違法違規事實來看,商業銀行的主要案由是:信貸業務違規、違反審慎經營、內控管理不嚴、票據業務違規、同業業務違規、信息披露及上報違規、違規銷售、違違規轉讓信貸資產、公司治理不達標(高管任命不合規、不盡責、關聯交易違規等情況較多)、信息科技風險管理存在缺陷等。
從統計結果來看,作為銀行佔比最大的傳統業務,涉及信貸業務所受處罰的佔比超過四成,與2017年大抵相同。同業業務違規是去年監管的核查重點之一,之前很多的『潛規則』——例如隱性擔保、借同業資管通道違規處置不良資產等行為也浮出水面。票據違規經過前幾年的整治,數量和佔比雖然有所減少。而違規銷售行為通常涉案金額較小,但是違規行為針對的客戶群體可能比較廣,引起的輿論關注多,對銀行聲譽影響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違反審慎經營』的處罰次數較『信貸業務』低,但處罰力度遠高於其他典型案由,具體表現為:罰款額度較大、涉案人員多被處以取消任職資格或禁止從事銀行業。
此外,部分違規行為具有地域集中度高的特征。例如,票據違規中比較常見的『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等違規行為,多發生在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外貿交易多的區域;而『存款變保單』等違規行為多發生在三、四線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區。
據千龍網消息,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公布了對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銀保監銀罰決字〔2018〕1號)。
決定書顯示,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高建平,該行存在(一)重大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審查審批且未向監管部門報告;(二)非真實轉讓信貸資產;(三)無授信額度或超授信額度辦理同業業務;(四)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多家分支機構買入返售業務項下基礎資產不合規;(五)同業投資接受隱性的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六)債券賣出回購業務違規出表;(七)個人理財資金違規投資;(八)提供日期倒簽的材料;(九)部分非現場監管統計數據與事實不符;(十)個別董事未經任職資格核准即履職;(十一)變相批量轉讓個人貸款;(十二)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的違規違規事實。
中國銀保監會決定對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出罰款5870萬元的行政處罰。
超30家銀行貸款違規『涉房』
據不完全統計,有超30家銀行因貸款違規『涉房』,收到各地銀監局開出的50餘張罰單,罰金累計近千萬。
從違規『涉房』貸款處罰對象看,既有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等大中型銀行,也包括農商行、城商行、村鎮銀行等中小機構。
銀行業金融機構『涉房』、『涉土地』的違規操作是監管嚴查嚴懲重點。在2018年末銀保監會開出的多張『千萬級』天價罰單中,數家銀行業務因涉及資金違規投資房地產或繳納土地款等行為被處罰。如民生銀行被罰3160萬的處罰事由包括同業投資、理財投資違規投資房地產,用於繳交或置換土地出讓金及土地儲備融資。中信銀行和渤海銀行也因涉及理財資金或自有資金繳納土地款領到逾2000萬元的大罰單。
2018年初,監管部門就對樓市調控定下了主基調,明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嚴肅查處各類房地產融資行為。8月,銀保監會召開銀行保險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到要進一步完善差別化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嚴禁『首付貸』和消費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據新華網消息,從業務范圍來看,同業業務和房地產類貸款是銀監系統的嚴查領域;從處罰單位上看,農商行依舊是罰單重災區。以東北地區為例,多家農商行因同業違規遭遇大額罰單。今年7月,大慶銀監分局連發四張罰單,因違規辦理同業業務,大慶農村商業銀行被罰1000萬元,黑龍江林甸農商銀行被罰700萬元、黑龍江杜爾伯特農商行被罰700萬元、黑龍江肇州農商行被罰600萬元
去年銀行大案頻發
對於公眾來講,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那些伴隨大案要案而曝光的超級大罰單。銀保監系統2018年發布近20張罰款金額超過千萬的罰單,特別是年初曝光的幾起大案引起廣泛關注,具有重大警示意義。據光明網消息,去年年初,銀監會公布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授信案開出的上億級別罰單,打響了2018年以來的第一槍。銀監會通報稱,四川銀監局依法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罰款4.62億元;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原行長、2名副行長、1名部門負責人和1名支行行長分別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警告及罰款。
銀監會對此次事件的措辭嚴厲,稱『這是一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主導的有組織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手段隱蔽,性質惡劣』。銀監會方面表示,此案暴露出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存在如內控嚴重失效、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的超高速發展、合規意識淡薄等問題,也反映出浦發銀行總行對分行長期不良貸款為零等異常情況失察、考核激勵機制不當、輪崗制度執行不力、對監管部門提示的風險重視不夠等問題。
2018年5月4日,銀保監會在正式合並後集中公布了首批罰單,三家股份制銀行總行各受罰超過5000萬元。處罰結果顯示,浦發銀行被處罰沒合計5855.927萬元,興業銀行被罰款5870萬元等,三家合計被罰超過1.8億元。三家銀行的處罰案由均涉及十餘種違規事項,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講具有重大的警示意義。
去年12月7日,銀保監會一口氣公布10張罰單,涉及六家銀行的總行,總罰沒金超過1.5億元。其中,浙商銀行被罰款5550萬元,處罰金額最大;民生銀行其次,收到兩張罰單,總計被罰款3360萬元;渤海銀行被罰款2530萬元;中信銀行被罰款2280萬元等等。六家銀行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理財資金違規投資、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提供保本承諾、以誤導方式違規銷售理財產品等。
至少1500人被取消高管資格
2018年3月,原銀監會下發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行為管理指引》,但是銀行內部監管不到位、違規辦理業務案件仍屢禁不止。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監管系統至少對52人開出『個人終身禁入銀行業』的罰單,對至少1500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取消高管任職資格的處罰,對銀行違規行為負主要責任的員工收到的罰單就更多。
據不完全統計,禁止終身從業的銀行員工包括高管及普通職員,主要原因大致分為參與非法集資、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簽虛假合同、內控失效、挪用資金、搞假按揭、私用印章內外勾結、銷售飛單、審查不嚴等方面。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2017年以來,監管罰單的數量逐年遞增,甚至幾近倍增。在商業銀行收到的眾多罰單中,涉及上市銀行和擬上市銀行的罰單受到了證監部門的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發審會近期對於擬上市銀行所面臨的新增行政處罰風險關注度明顯提昇。多家擬上市銀行被發審委問及『報告期內歷次行政處罰是否涉及重大違法違規』,或『現有業務中是否存在較大可能被認定為違法違規並且面臨整改』之類的問題。而已上市銀行如果要定增,也會受到同樣的『盤問。比如,南京銀行去年申請140億元定增計劃時,證監會就曾詢問南京銀行8次行政處罰的整改情況。因此,無論是上市銀行還是擬上市銀行,違規的成本都在增加。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確診,上海3例江蘇1例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 8月23日5時35分『處暑』:歲歲秋相似,新涼直萬金
- 公安機關積極維護新業態新領域安全穩定
- 美國『基礎病』:『美式軍事乾預』的喪鍾已敲響
- 補壹刀:BBC,又推出一個新『演員』!
- 穩定供應鏈,中國為世界雪中送炭
- 『弱肉強食』該掃進歷史垃圾桶了(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