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財經頻道  >  資訊頭條
搜 索
[推薦]《企業年金辦法》下月起施行 有哪些影響?是否強制繳納?
2018-01-23 09:39:57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財經頻道消息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日臻完善,企業社保待遇也從當年的『三險一金』更新至『六險二金』。

  從12年前找工作時的『三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到這幾天刷爆朋友圈的『六險二金』(即『三險一金』和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年金),近些年來,企業福利待遇的不斷『倍增』。

  12年前的『畢業季』,當時看到招聘信息上有『三險一金』都覺得這家用人單位『很有人情味兒』。時至今日,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日臻完善,企業社保待遇也從當年的『三險一金』更新至『六險二金』。

  資料圖:招聘會。中新社記者李進紅攝

  讓我們先來看看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個新鮮事嗎?

  不是。此前,《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已於2004年實施,截至2016年末,全國共有7.63萬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參加職工人數2325萬人,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11075億元。

  企業年金運行方式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工參加企業年金,有利於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另外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退休後的收入水平。

  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社會組織及其專職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工作人員等。依據人社部、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可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企業年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下設企業繳費子賬戶和個人繳費子賬戶,分別記錄企業繳費分配給個人的部分及其投資收益,以及本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年金基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投資運營,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企業繳費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8%

  企業年金的資金從哪兒來?人社部負責人介紹,依據《辦法》,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

  退休後可按月領取也可一次性領取

  職工什麼情況下可以領取企業年金待遇?《辦法》規定,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時,可以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其中,職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領取企業年金是新增內容,這有利於進一步體現企業年金的保障作用,適當改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職工的生活。

  企業年金待遇領取方式比較靈活。據介紹,一是倡導按月領取,以發揮企業年金長期養老保險的作用。二是允許分次領取,有利於退休人員根據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額,結合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和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領取次數。三是保留了一次性領取方式,更加人性化,給予退休人員更多選擇。四是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進一步豐富補充養老保險方式。

  資料圖:老年人接受體檢。

  什麼是企業補充醫療保險

  這是相對於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是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形式。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參加補充醫療保險的職工為29022萬人。

  補充醫療保險是單位(僱主)為員工增加的一項福利,一般為團體購買的商業險,1998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

  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需要強制購買嗎?

  補充醫療保險是否個人繳費沒有統一規定,各地不一樣,可以由企業一方繳費,也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單位代扣代繳。

  如:早在2001年,北京就出臺了《北京市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暫行辦法》,提出『參加了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企業可以為本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外商投資企業限於中方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 。

  辦法中說的是『可以』,而不是必須和強制性繳納。根據辦法,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重點用於解決退休人員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職工住院治療需個人自付的醫療費用。

  而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職工參加企業年金,有利於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另外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退休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但並不是強制要求建立。

  來源:中新網、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

責任編輯:強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